上海启嘟渡科技商贸有限公司
SEARCH

与我们合作

我们专注提供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品牌宣传多平台多途径导流量。
主营业务:网站建设、移动端微信小程序开发、营销推广、基础网络、品牌形象策划等

您也可通过下列途径与我们取得联系:

微 信: wxyunyingzhe

手 机: 15624122141

邮 箱:

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措施

更新时间:2025-01-11 05:15:59

在滇东北乌蒙山系主峰地段,镶嵌着这样一颗明珠:它重峦叠嶂,却隔不断文化百川的交流融汇,它不多张扬,却难掩其文化瑰宝原本固有的丰盈美质,而当它正式以历史文化名城的仪态站到世人面前的时候,人们便被它独具的魅力所吸引,为它从深厚文化底蕴生发出的万千姿采所惊叹,所倾倒……它,就是会泽。

这里有历史老人留给我们的100多座会馆寺庙,有世界仅存的2000多只黑颈鹤,有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嘉靖通宝”(重41.47公斤),还有护国元勋唐继尧等一批让世代居住会泽的人民感到骄傲的著名人物。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口与日俱增,对森林的严重滥伐,陡坡过度垦植,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逐步下降,本该靠山吃山的人们不仅没有从中得到收获,反而受到荒山秃岭的困扰,破坏自然的恶果直接导致了贫穷和落后,人们只能在痛苦的忍耐中企盼绿色的回归。

为了改善位于长江中上游流域区内的会泽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倡导广大青年团员及群众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推动会泽的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结合“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实施,在共青团会泽县委的努力下,在团中央、团省委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债重点项目、全团共青团系统唯一的一个大型草原植被恢复和改良建设项目“保护母亲河˙会泽县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建设项目”在我县实施,揭开了我县弘扬志愿精神、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的新的一页。

一、广泛宣传教育,营造环保氛围

为使生态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引导更多青年和社会公众自觉地投身到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的伟业中,一直以来,团县委积极拓展宣传渠道,除利用团讯、宣传栏、报纸宣传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外,多次举办环保知识讲座、演讲比赛等活动。同时利用“全国保护母亲河日”、“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水日”等有利时机,开展“青年志愿者在行动”和“绿色小卫士”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倡导保护母亲河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倡导“植绿护绿、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的青少年生态道德要求。每年广泛组织全县机关、学校青年志愿者上街集中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大型宣传活动向社会广泛、详尽地介绍了“保护母亲河行动”的重要意义和参与方式;组织青年志愿者到荒山植树;在学校团组织中开展“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征文活动。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56个基层团委先后建造了“共青林”,通过这些持续不断的宣传活动,使“保护母亲河”行动家喻户晓,使生态环境保护人人关注,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二、深入调查研究,争取各方支持

为切实结合会泽实际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团县委认为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选准工作载体尤为重要。自2001年,开始了对我县本地资源和生态状况的调查研究。我县地处滇东北,位于金沙江东岸,地质结构复杂,植被破坏严重,坡耕地所占比重大,2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1.46%。通过大面积的草地改良和人工种植优质牧草,既能解决牲畜的饲草问题,又可迅速改善和恢复植被、增强雨水入渗率,减免径流,防止冲刷,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天然草原的恢复与建设工作,发展草地畜牧业,恢复林草植被,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和水土流失,改善生存环境是实现我县畜牧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方努力和筹备,“保护母亲河行动˙会泽县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建设”项目在我县大海乡草山正式启动,大海乡、田坝乡、驾车乡、鲁纳乡分别列为项目所属乡(镇)。项目总投资560万元,中央配套460万元,省政府50万元,市政府30万元,县政府20万元。从项目实施至今,县政府一共为“保护母亲河行动”给付了专项资金近10万元,分别用于项目点的绿色生态监护站的一些日常开销及项目的常规维护。同时,由于媒体的大力宣传,县直单位的积极支持,目前已收到了11家单位(曲烟会泽分厂、水务局、国土资源局等)近4.1万元的捐款。

三、壮大志愿队伍,弘扬奉献精神

团县委从2001年8月份正式在县电视台公告,招募青年志愿者,短短一个星期,报名人数达1400名,还有56个基层团委的农民志愿者、学生志愿者、老年人志愿者一共1万余人。为了让志愿者活动顺利开展,团县委与城区23个基层团委(总支、支部)的党政领导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凡是团县委进行公益宣传活动,城区的240名青年志愿者不受单位约束,随叫随到,听从团县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任务安排。如今,这些志愿者们在我县的环保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力军作用。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活跃着他们热情的身影,所到之处,传播着生态文明的火种,弘扬着志愿奉献的精神。

四、打造地方品牌,彰显项目特色

1、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比较规范

项目实施初期,县人民政府就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团县委书记、畜牧局局长、林业局局长、财政局局长等各大局的领导为具体负责人的领导小组,并由畜牧局负责技术指导,团县委负责活动的实施、监护、管理。项目所属4个乡(镇),按照完善3个机制,即“完善工作机制、完善动员机制、完善管理机制”全面运作,分别成立了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乡团委书记任副组长,其余各站所负责人任组员的领导机构,并在项目乡镇设立了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4个项目乡(镇)共组织了300余名绿色青年志愿监护者,负责栽种后的管理,并协助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常年对草原生态进行监护,保护草原生态平衡,减缓水土流失,确立责任落实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生态、环境、草原植被恢复和改良是一项实践活动,要求先进技术的传授,先进科学方法的传播。为此,团县委联系各有关部门加强对老百姓,尤其是项目所辖四个乡(镇)的技术培训,联系各科技人员到社到点,分类指导,加强管理,采取“一帮五”(一名志愿者负责五家农户)的形式,集中宣传和现场技术培训的方式,使农户基本掌握种草技术和管理知识,能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地面、坡度,采用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播种方式。并利用培训机会,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掌握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使他们懂得种草的直接受益者是自己,良好的生存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环境改善了,经济发展了,生活才有保障。同时,采取“一助一”的形式。即由一名在校学生发挥帮助作用,向亲属宣传环保意识,带动一个家庭参与到环保实践中,或由领导小组成员到各相关村委会的学校,向学生们宣传“保护母亲河行动”的相关知识及在本乡(镇)实施此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意义,使他们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带动全社会参与到项目实施、环保行动中来。

2、项目面积大,易于公众参与

项目区4个乡(镇),共辖8个村委会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7428万户,其中乡村总户数2.656万户,总人口10.72万人,其中农村总人口10.37万人,有农村劳动力6.27万人,项目区面积111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8.97%。有荒山草地124.07万亩,分别为山地草丛类、荒林地类、山地灌丛类、高寒草甸类等6类,平均每亩产鲜草237千克,是全县饲草料资源最为丰富,人工草地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从启动仪式的当天,共有2500多名农村志愿者加入到项目建设中来,到目前为此,全年累计参与人数1万多人,具有较高群众基础,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

3、科技含量高,推广价值大

我县地处低纬高原,属南亚热带、温带等共存的复杂气候类型,有典型的立体气候,大部地区光、热、水资源充沛,具有独特高原季风气候和丰富的立体气候特色,适宜发展具有云南特色的草地畜牧业。全县有可利用草地面积40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5.9%,草地内有植物32科111种,但是由于受海拔和复杂气候的影响,导致了不同草地类型的群落结构多种多样。2003年5月24日至6月5日,县畜牧局、县发展计划局、团县委、有关党委领导及技术人员在进行了实地踏勘规划测试后,建起了草原生态监测点1个,购置了草地监测通用设备4台,草地管理及监测点用房150平方米,草地管理及生态监测生产用车一辆,气象监测仪一套。对项目区气象因素、土壤养分、草地的植被群落、有害生物、水土保持功能、土壤动物等进行监测,掌握了一些较为真实的材料,对退化严重的草原、荒山荒坡、退耕还牧地等,采用全垦种草,新建植被,合理利用恢复模式(即:处理地面——清除杂草——施底肥——种子处理——播种[多年生草种]——覆盖——围栏——利用)。对中度、轻度草原植被退化的疏林地,山地草丛、草地、林间草地、灌丛草地和石山草地的植被恢复,则采用封育改良、培育复壮、轻度利用恢复模式(即:围栏——补播[多年生豆科牧草为主]——施肥,除杂草——控制鼠虫害——封育——复壮——轻并利用),采用了人工草地建植方案和天然草原复壮恢复方案,收到了很好效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4、注重实效,力创佳绩

自项目实施以来,项目所属四个乡(镇)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其中,田坝乡现已按质按量完成了大竹箐6000亩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任务,并通过组织群众与绿色青年志愿者,长期对草地进行监护,使该乡2个村委会1074户4632人直接受益,既达到“种草—植被恢复—保护生态—养畜增收—保护母亲河”的目标,同时,也增强了群众保持水土流失的意识。至今又在该乡海山、卡竹、曾家湾、公锁、白土等村委会栽植河堤柳30余万株,为保护河堤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在田坝中学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美化绿化校园活动,全校师生自愿捐款8307.9元,献料118方,折资2832元,党员教师捐绿化树苗28株,折资1120元,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投义务工2800个,开挖土方200余方,种植草坪766平方米,植绿化树苗658株,为校园营造了一个优美的环境。并充分利用节假日、全国义务植树节为契机,共三次历时20天,动员机关干部职工120名、中学教师32名和8000余群众、3800余名中小学生义务植树125万株,使6000亩荒山披上了绿装,进一步优化了该乡的生态环境,使该乡森林覆盖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大海乡在明确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工作制度、计划及工作措施基础上,和相关专业技术部门联系合作,组织监护队员们为改良1.5万亩,新垦0.5万亩草山做出了突出贡献。驾车乡生态监护站每年在适宜季节宣传发动老百姓投工投劳,对缺苗断垄10%以上的地块进行补播,于苗期对新建人工草地进行中耕、除杂、追肥。安排管护人员看守,明确管理权限和使用权。实行合理的轮放制度,使牧草有充分的再生时间。现已在大水长坪子新建人工草地1万亩,在腰店村的龙潭、独松树围栏改良0.5万亩。

五、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经济和社会效益

1、建成后,5.1万亩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可新增载畜量1.04万个羊单位,年出栏0.72万只,羊肉产量115吨,新增畜牧业产植150余万元,项目区农民畜牧业人均增收在20元以上。

2、项目实施后,将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种植业、种养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生态效益

1、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增加饲草饲料基地2万亩,围栏改良草地3.1万亩,地表植被覆盖率从现在的38%提高到90%以上,改善我县的草原资源现状,增加植被覆盖度,防止水土流失,减少人为破坏,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

2、项目所建设人工草地、改良草地5.1万亩,其产草量相当于增加天然草地17万亩。

总之,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保护母亲河˙会泽县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项目施工设计批复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天然草原的恢复和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使生态效益更加明显,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既能提高天然草原的植被覆盖率,解决牲畜的饲草问题,又可改善和恢复植被,真正起到推进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呼唤全社会的参与。关爱自然,为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为培育我们的母亲河(湖),为了红土高原美好的明天,让我们用爱心和双手共筑人类迈向21世纪的绿色丰碑。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

QQ客服 电话咨询